髖關節鏡是近5-6年來開始新興的技術,其實在國外已經有幾十年了,但是由於技術上的困難以及手術器械的阻礙,在台灣一直沒有盛行起來。其實與傳統的開刀來說,髖關節鏡是非常微創的手術,同時也是對病人的復原非常快的手術。算是目前在運動醫學的領域當中,默默發展的技術
<常見的適應症有>
FAI、labral tears、AVN (diagnosis and staging)、loose bodies、synovial disease、chondral injuries、ligamentum teres injuries、snapping hip、mechanical symptoms、impinging osteophytes(可分成Developmental(LCPD,SCFE),Posttraumatic)
<Scope 的放置方式>
以anterolateral scope 為首要放置的,再放置anterior portal,有需要再放置posteriolateral portal,posteriolateral portal大多是loose body 的手術時會用到,因為會沉到下面。 Anterior portal 最重要的事,再放置之前,要從ASIA先畫一條垂直線,Portal以不超過此線的內側為重點。
正確的入口點很重要,會影響到之後的操作
<擺位>
Supine and fracture table. Hip extension, 25度abduction,25-50磅的牽引
<髖關節鏡>
在開始之前,要先知道,在髖關節鏡的領域當中可以分成Three Compartment,也就是分成 central 跟 peripheral compartment(Femoral neck and outer acetabulum rim)以及Peritrochanteric compartment(Between the iliotibial band and proximal femur)
這次的操作主要是針對Central and peripheral compartment 作為一個練習,以Central compartment 的項目有 capsulotomy, debridement of lig. Teres, cartilage debridement, microfracture, labral detachment & rim trimming, labrum resection & repair。 老實說,剛開始的時候真的不太適應,因為髖關節鏡使用的是70度的鏡頭,跟常用的30度鏡頭視野差很多。不過在上手之後,對於labrum的repair,跟肩關節鏡差不多,這時候手感來了,就會比較順。至於debridement 跟microfracture就不用多說了,把手術視野清理好是很重要的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為hip的capsule 很厚,anterior portal 做完之後,可以把capsular切開,之後在器械上的交換會容易很多,也不會因為重複的操作導致軟組織的受損。
對於peripheral compartment 的一些技巧,Release Traction,hip flexion: 30-60 度,而最常的impinge 的部位是在前面,這很重要,Use hip flow and pressure, 約90 以上,以及可能需要accessory portal,整個步驟須 Piece excision, and Dynamic+C-arm check。 之前Paper也發表過,對於Peripheral compartment 常見的landmark: Medial synovial fold,Lateral synocial fold,Zona orbicularis(for releasing )the iliopsoas tendon from the lesser trochanter. 看的順序如下圖,
Peripheral compartment的部分主要是針對FAI以及Iliopsoas tenotomy 作為練習,很重要的點在於,需要放traction,同時讓hip彎曲,讓peripheral compartment可以比較放鬆,進而撐出一個空間。因為peripheral 的範圍很廣,尤其是如果要做到lesser的話,距離相當的遠,也因此建議再做peripheral compartment的時候,隨時需要check C-arm。
隨時確認移動式X-ray
<結語>
Hip scopy由於結合了很多辛苦的配備,一直以來發展的速度較其他關節慢上許多,因為同時要有關節鏡的器械以及簡易式X 光機,讓醫護人員暴露在過多的放射線當中,也因此大多的人不會想要去碰這類型的手術。 但其實在讓病人進入到換髖關節之前,髖關節鏡的使用,讓我們在面對髖部問題時,多了一項治療上面的選擇。